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

点击数:701 | 发布时间:2024-11-28 | 来源:www.olive-yun.com

    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,在现实学习日常,是否常常追着老师要要点?要点是常识中的最小单位,有时也叫“考试知识点”。

    1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一


    坐标系

    1、坐标系物理意义:在参考系上打造适合的坐标系,从而,定量地描述物体的地方及地方变化。

    2、坐标系分类:

    一维坐标系: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,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,要沿着运动直线打造直线坐标系,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,在直线上规定原点、正方向和单位长度。比如,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,其地方可用离车站的距离来确定。

    二维坐标系适用于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。比如,运动员推铅球以铅球离手时的地方为坐标原点,沿铅球初速方向打造x轴,竖直向下打造y轴,铅球的坐标为铅球离开手后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。

    三维坐标系: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。比如,篮球在空中的运动。

    2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二


    滑动摩擦力

    1、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,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。

    2、在滑动摩擦中,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,叫做滑动摩擦力。

    3、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(≠G)成正比。即:f=μN

    4、μ称为动摩擦因数,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。0<μ<1。

    5、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,与其接触面相切。

    6、条件:直接接触、相互挤压(弹力),相对运动/趋势。

    7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,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。

    8、摩擦力可以是阻力,也可以是动力。

    9、计算:公式法/二力平衡法。

    3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三


   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

    从静止出发,只在重力用途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,叫自由落体运动。

   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;是初速度为零,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。

   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。如不考虑大方阻力,在该地区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,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。

   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,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。

    g≈9.8m/s^2。

   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

    Vt=gt

    h=1/2gt^2

    Vt^2=2gh

   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,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。

    4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四


    弹力

    1、概念:发生形变的物体,因为要恢复原状,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有哪些用途,这种力叫弹力。

    2、产生条件:

    (1)两物体需要直接接触,

    (2)量物体接触处有弹性形变。

    3、方向: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。

    4、弹力方向的判断办法

    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,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,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。其弹力可为拉力,可为重压;对弹簧秤只为拉力。

    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,沿绳指向绳缩短的方向,即只为拉力。

    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,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。

    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,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。

    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,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。

    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,沿半径方向,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。

    轻杆的弹力方向可能沿杆也会不沿杆,杆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重压。

    依据物体的运动状况,动力学规律判断

    说明:

    ①重压、支持力的方向一直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。

    ②绳的拉力方向一直沿绳指向绳缩短的方向。

    ③杆既可产生拉力,也可产生重压,而且能产生不同方向的力。这是杆的受力特征。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未必沿杆的方向。

    5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五


    牛顿第肯定律

    概念: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,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。

    惯性

    1、概念:物体具备的维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的性质。

    2、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,惯性不是一种力。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备惯性。

    3、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点决定,与外面原因无关。

    4、惯性是不可以被克服的,但可以借助惯性做事或预防惯性的不好的影响。

    5、不要把惯性定义与惯性定律相混淆。惯性是万物皆有些维持原运动状况的一种属性,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用途时的运动定律。

    6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六


   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

    1.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=/t

    2.a不由△v、t决定,而是由F、m决定。

    3.变化量=末态量值—初态量值……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

    4.变化率=变化量/时间……表示变化快慢

    5.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,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。

    6.速度是状况量,加速度是性水平,速度改变量是过程量。

    7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七


    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

    1、时间: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,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。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,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况量。

    2、位移:用来描述物体地方变化的物理量,是矢量,用由初地方指向末地方的有向线段表示。路程是标量,它是物体实质运动轨迹的长度。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,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。

    3、速度:用来描述物体地方变化快慢的物理量,是矢量。

    平均速度: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,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。

    瞬时速度: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地方的速度。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。

    速度的测量

    ①原理: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,物体的平均速度v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。然而时间间隔获得过小,导致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,所以应依据实质状况选取两个测量点。

    ②仪器: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或者电火花计时器。若用50Hz的交流电,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。02s。还可以借助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。

    8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八


    参考系

    1、参考系的概念:描述物体的运动时,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。

    2、对参考系的理解:

   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,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,比如,肩并肩一块走的两个人,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,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,他们却是运动的。

    同一运动选择不一样的参考系,察看结果可能不同。比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,司机是静止的,以路面为参考系,司机是运动的。

    比较物体的运动,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。

    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,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。

    9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九


    动力学

    1.牛顿第一运动定律:物体具备惯性,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,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

    2.牛顿第二运动定律:F合=ma或a=F合/ma{由合外力决定,与合外力方向一致}

    3.牛顿第三运动定律:F=-F{负号表示方向相反,F、F各自用途在他们,平衡力与用途力反用途力不同,实质应用:反冲运动}

    4.共点力的平衡F合=0,推广{正交分解法、三力汇交原理}

    5.超重:FN>G,失重:FN

    6.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: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,适用于宏观物体,不适用于处置高速问题,不适用于微观粒子

    注:平衡状况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况,或者是匀速转动。

    10.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上册要点汇总 篇十


    力:

   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用途,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。力的大小、方向、用途点叫力的三要点。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点表示出来的办法叫力的图示。

    根据力命名的依据不同,可以把力分为

   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

    ②按成效命名的力。

    力有哪些用途成效:

    ①形变;

    ②改变运动状况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(https://www.scxhcf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